欢迎光临
|
|
2025年4月2日,Wed |
你是本站 第 69511160 位 访客。现在共有 在线 |
总流量为: 73963155 页 |
|
|
每日一作者简介 |
|
|
|
|
|
|
梁鸿,汉诗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字伯鸾。扶风平陵(今陕西咸阳市西北)人。王莽末,梁鸿幼年,随父寓居北地(在今甘肃庆阳西北)。东汉初,曾入太学受业。学毕,在上林苑牧猪。后归平陵,娶孟氏女子,有德无容,为她取名孟光,字德曜。后共入霸陵山中隐居,耕织为业。汉章帝时,因事出函谷关,经过京城,作《五噫歌》讽世,章帝闻知,不悦,下诏搜捕。于是改姓运期,名□,南逃至吴,为人作雇工。东家见孟光进食"举案齐眉",认为妻子对丈夫如此敬重,可见并非一般佣工,乃礼遇之。梁鸿遂在吴闭门著书。死后葬于要离墓旁。
梁鸿诗今存3首,俱载《后汉书》本传。《五噫歌》仅五句,每句后有一"噫"字感叹,为楚歌变体,写登北芒山望京城宫殿豪华,感慨"人之劬劳兮,噫!辽辽未央兮,噫"讽刺章帝劳民伤财,患害不尽,表现出对国家人民的深切关心和忧伤。所以魏、晋之际的赵至说他"登岳长谣","以嘉□之举,犹怀恋恨"(《与嵇茂齐书》)。《适吴诗》是骚体,作于南逃路过齐、鲁之间的时期。诗中抒写志业蹉跎的孤愤,尖锐指责谗言得用,是非颠倒;深深感伤"哀茂时兮逾迈,愍芳香兮日臭,悼吾心兮不获,长委结兮焉究",颇有屈辞遗风。《思友诗》则是在吴思念旧友的短歌,也是骚体诗。总起来看,梁鸿诗富有现实性,反映东汉前期一部分下层士人的不满情绪和反抗精神;在诗歌形式上则表现出东汉前期文人创作仍以骚体为主,而有所变化。
|
|
|
|
每日一诗词 |
|
|
|
|
|
|
唐五代.贯休 |
|
|
|
贵逼人来不自由, 龙骧凤翥势难收。 满堂花醉三千客, 一剑霜寒十四州。 鼓角揭天嘉气冷, 风涛动地海山秋。 东南永作金天柱, 谁羡当时万户侯。
|
|
|
|
|
|
|
|
|
感怀 |
唐五代 孟郊 |
|
秋气悲万物,惊风振长道。 登高有所思,寒雨伤百草。 平生有亲爱,零落不相保。 五情今已伤,安得自能老。晨登洛阳坂,目极天茫茫。 群物归大化,六龙颓西荒。 豺狼日已多,草木日已霜。 饥年无遗粟,众鸟去空场。 路傍谁家子,白首离故乡。 含酸望松柏,仰面诉穹苍。 去去勿复道,苦饥形貌伤。徘徊不能寐,耿耿含酸辛。 中夜登高楼,忆我旧星辰。 四时互迁移,万物何时春。 唯忆首阳路,永谢当时人。长安佳丽地,宫月生蛾眉。 阴气凝万里,坐看芳草衰。 玉堂有玄鸟,亦以从此辞。 伤哉志士叹,故国多迟迟。 深宫岂无乐,扰扰复何为。 朝见名与利,莫还生是非。 姜牙佐周武,世业永巍巍。举才天道亲,首阳谁采薇。 去去荒泽远,落日当西归。 羲和驻其轮,四海借馀晖。 极目何萧索,惊风正离披。 鸱鸮鸣高树,众鸟相因依。 东方有一士,岁暮常苦饥。 主人数相问,脉脉今何为。 贫贱亦有乐,且愿掩柴扉。火云流素月,三五何明明。 光曜侵白日,贤愚迷至精。 四时更变化,天道有亏盈。 常恐今已没,须臾还复生。河梁暮相遇,草草不复言。 汉家正离乱,王粲别荆蛮。 野泽何萧条,悲风振空山。 举头是星辰,念我何时还。 亲爱久别散,形神各离迁。 未为生死诀,长在心目间。有鸟东西来,哀鸣过我前。 愿飞浮云外,饮啄见青天。 |
|
|
|
|
【评论】 | 加入你的评论,请先登录。如果没有帐号, 按这里去注册一个新帐号。 |
返回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