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
|
|
2025年7月4日,Fri |
你是本站 第 72738849 位 访客。现在共有 在线 |
总流量为: 77734855 页 |
|
|
每日一作者简介 |
|
|
|
|
|
|
顾云,字垂象,池州人。风韵详整,与杜荀鹤、殷文圭友善,同肄业九华。咸通十五年登第,为高骈淮南从事。毕师铎之乱,退居霅川,杜门著书。大顺中,与羊昭业、卢知猷、陆希声、钱翊、冯渥、司空图等分修宣懿僖三朝实录,书成,加虞部员外郎。乾宁初卒。存诗一卷。
|
|
|
|
每日一诗词 |
|
|
|
|
|
|
唐五代.罗隐 |
|
|
|
双鱼迢递到江滨, 伤感南陵旧主人。 万里朝台劳寄梦, 十年侯国阻趋尘。 寻知乱后尝辞禄, 共喜闲来得养神。 时见齐山敬亭客, 不堪戎马战征频。
曾逐旌旗过板桥, 世途多难竟蓬飘。 步兵校尉辞公府, 车骑将军忆本朝。 醉里旧游还历历, 病中衰鬓奈萧萧。 遗簪堕履应留念, 门客如今只下僚。
|
|
|
|
|
|
|
|
|
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|
唐五代 李白 |
|
弃我去者,昨日之日不可留; 乱我心者,今日之日多烦忧。 长风万里送秋雁,对此可以酣高楼。 蓬莱文章建安骨,中间小谢又清发。 俱怀逸兴壮思飞,欲上青天览明月。 抽刀断水水更流,举杯销愁愁更愁。 人生在世不称意,明朝散发弄扁舟。 |
|
|
【注释】
宣州:今安徽省宣城县。 谢眺楼:又称谢公楼,也称北楼。 校书:官名,校书郎的简称。 云:李云。 蓬莱:此指秘书省。李白族叔李云官秘书省校书郎。 建安:汉献帝建安年间,曹操父子及“建安七子”的作品,风格苍劲刚健,世称“建安风骨”。 小谢:南齐诗人谢。 清发:清新秀发。 逸兴:超逸豪放的兴致。 览:通揽,摘取的意思。 散发:不戴冠簪。指闲适无拘束。 弄扁舟:指归隐江湖。扁舟,小船。 “昨日”、“今日”二句:指以往长期不得志的苦闷、如今对混乱时局的忧虑及因送别而产生的离愁。 秋雁:隐喻李云。 酣:畅饮。 断:断绝。 销:解除。
|
| 【评析】 | 这首诗历来以感情慷慨激昂,热烈奔放,结构奇特变幻而脍炙人口。诗旨在以蓬莱文章比李云,以谢清发自喻。借送别以赞对方,惜其生不称世。思想感情瞬息万变,艺术结构起落无端,断续无迹,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矛盾的心情。语言豪放自然,音律和谐统一。
此诗的重点不是写离情别绪,而主要是感怀,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的牢骚。全诗感情沉郁、奔放几乎句句都是精华,是李白诗的代表作之一。
李白于天宝十二载游宣州,恰遇李华以监察御史身份来宣城办事,共登谢朓楼,乃作此诗。诗中抒发年华虚度、报国无门之苦闷情怀。通过对蓬莱文章、建安风骨、谢朓诗歌之豪情逸兴的赞美,在历史的深处勾勒出一个理想化的精神范型。而以此与烦忧现状作鲜明对照,更激起“抽刀断水水更流,举杯销愁愁更愁”那样的无从消解的情感冲突高峰。此外,诗中采用时间穿插的艺术结构,强化了跌宕起伏的情感表达效果,而且对于“昨日”、“今日”之时间阶段性特征,皆以“弃我”、“乱我”为衡量标准,尤可见自我中心地位。 | | 【白话译文】 | 舍我而去的时光已不可挽留,扰乱我心室的时光凭添几多忧愁。辽阔明净的天空,群群鸿雁乘万里长风而去,面对这壮丽景色,怎不开怀畅饮醉卧高楼?校书郎的文章刚健遒劲,有建安风骨;我的文章清新俊秀,可与谢媲美。我们都怀有凌云壮志,准备登上冥空手揽明月。抽出利刀断绝水流,哪知水流更加湍急;举起酒杯借酒解愁,谁知却引发更多的忧愁。人生之旅如此坎坷,不如人意,不如明天我们就抛弃一切束缚,无拘无束地驾一叶小船,去尽兴漫游。 |
|
【评论】 | 加入你的评论,请先登录。如果没有帐号, 按这里去注册一个新帐号。 |
返回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