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
|
|
2024年11月21日,Thu |
你是本站 第 65703148 位 访客。现在共有 在线 |
总流量为: 70105475 页 |
|
|
每日一作者简介 |
|
|
|
|
|
|
谭峭,字景升,唐末五代道士,著名道教学者。泉州人。幼而聪慧,博闻强记。父谭洙为国子司业,希望谭峭熟读儒经,将来中进士。而谭峭爱好黄老诸子及列仙传记,立志修道学仙。后辞父出游终南山,父以终南山近京都,许之。而谭峭出去后,从终南山,到太白山、太行山、王屋山、嵩山、华山、泰山,越走越远,不再回家。其父驰书责之,乃复信曰:“茅君昔为人子,亦辞父学仙,今峭慕之,冀其有益。”父知其求道心坚,亦无可奈何;而心常念之,每遣家童寻访,并寄以衣物钱帛。峭一无所留,衣物赠与贫家,钱帛置于酒肆。师事嵩山道士十余年,得辟谷养气之术。寒暑无侵,夏日穿皮衣,冬日着单衫,或整日卧于霜雪之中,人以为已死,视之,呼吸如故。后居南岳,炼丹成,入水不濡,入火不灼,并能隐形变化,乃入青城山不复出。著有《化书》六卷,在道教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。
|
|
|
|
每日一诗词 |
|
|
|
|
|
|
唐五代.李世民 |
|
|
|
参差垂玉阙, 舒卷映兰宫。 珠光摇素月, 竹影乱清风。 彩散银钩上, 文斜桂户中。 惟当杂罗绮, 相与媚房栊。
|
|
|
|
|
|
|
|
|
夜归鹿门歌 |
唐五代 孟浩然 |
|
山寺钟鸣昼已昏,渔梁渡头争渡喧。 人随沙岸向江村,余亦乘舟归鹿门。 鹿门月照开烟树,忽到宠公栖隐处。 岩扉松径长寂寥,唯有幽人自来去。 |
|
|
【注释】
鹿门:诗人当时所居的襄阳鹿门山。 渔梁渡头:渡口名,在河北省襄阳东,距鹿门很近。 喧:声音嘈杂。 开烟树:暮烟笼蔽着的林木被月色照亮了。 忽到:不知不觉间来到。 庞公:庞德公,东汉襄阳人,隐居鹿门山。 栖隐:隐居。 岩扉:岩洞的门。 幽人:隐士。指庞德公,也是诗人自指。
|
| 【评析】 | 这是歌咏归隐情怀志趣的诗。诗通过夜归鹿门的一路所见所闻,抒发诗人的隐逸情怀。山寺传来黄昏的钟声,渡口人声喧闹,两相对照,静喧不同。世人返家,而诗人自去鹿门,殊途异志,表明诗人的怡然自得。末两句写隐居鹿门山,心慕先辈。全诗虽歌咏归隐的清闲淡素,但对尘世的热闹仍不能忘情,表达了隐居乃迫于无奈的情怀。诗层次分明,感情真挚飘逸,于平淡中见其优美。
先写渡口的喧闹,再写居所只有自己独来独去的幽静。因为东汉时的著名隐士庞德公也曾在这里住过,追慕和自照便自然地融为一体,浑然成篇。 | | 【白话译文】 | 掩映在山上的寺院,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声。渔梁渡口一片喧闹,人们争相摆渡晚归。他们踏着岸边沙石,走向自家的村落。我也乘一叶小舟,返回鹿门住地。月光高照鹿门,缭绕的烟雾,青翠的树色格外分明,原来这清幽的山宅,曾是庞公隐居的地方。清冷的山岩路,寂静的林间道,惟有我这山林之人在此独自徘徊。 |
|
【评论】 | 加入你的评论,请先登录。如果没有帐号, 按这里去注册一个新帐号。 |
返回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