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欢迎光临
|
|
| 2025年11月4日,Tue |
你是本站 第 76253394 位 访客。现在共有 在线 |
| 总流量为: 82287860 页 |
|
|
| 每日一作者简介 |
|
|
|
|
|
|
狄仁杰,字怀英,并州太原人。举明经,授汴州判佐。仪凤中,为大理丞,断滞狱万馀人。迁侍御史,历冬官侍郎,充江南巡抚使。奏毁淫祠。天授初,转地官侍郎判尚书,同凤阁鸾台平章事。后为河北道元帅,还授内史。卒赠文昌右相。仁杰急于举贤,所引拔桓彦范、姚崇等至公卿者数十人。又尝荐张柬之于武后,以为有宰相才,卒用为相。果能迎归中宗,兴复唐室,仁杰之功也。睿宗时,追封梁国公。诗一首。
|
|
|
|
| 每日一诗词 |
|
|
|
|
|
|
唐五代.杜甫 |
|
|
|
花飞有底急, 老去愿春迟。 可惜欢娱地, 都非少壮时。 宽心应是酒, 遣兴莫过诗。 此意陶潜解, 吾生后汝期。
|
|
|
|
|
|
|
|
|
|
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|
| 唐五代 王维 |
|
寒山转苍翠,秋水日潺湲。 倚杖柴门外,临风听暮蝉。 渡头余落日,墟里上孤烟。 复值接舆醉,狂歌五柳前。 |
|
|
【注释】
临风:指迎着风。 墟里:村落。 上:升起。 烟:炊烟。 转:变换为。 日:一天天。 潺:水流缓慢的样子。 复值:又碰上。 接舆:春秋时楚国隐士,喻裴迪。 五柳:晋陶渊明号,喻作者自己。
|
| | | 【评析】 | 这首诗描绘了幽居山林之景,抒发了闲居幽趣和超然物外的高洁情怀,因而以接舆比裴迪,以陶潜自比。开头二句写景:着意刻画水色山光之可爱,虽深秋,山依然苍翠,水依旧潺流。三、四两句,转而写情:倚杖柴门,临风听蝉,神驰邈远,自由自在。五、六句又间写景致:渡头落日,墟里孤烟,地道山村风物。最后两句再写人情:接舆、五柳,洁身自好,高风脱俗,风光无限,加之人物疏狂,怎不叫人情趣陶然?风光人物,交替行文,相映成趣,达到物我一体、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,抒发了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。全诗写景如绘,所写之景无不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。
这首诗写出了闲居生活的从容潇洒,以及对世事的忘情。 | | | | 【白话译文】 | 秋日里,寒山愈加苍翠,溪水潺潺流淌不曾停息。我倚着拐杖立于柴门之外,临风细听那晚蝉的鸣啼。渡口边降下落日,村落里升起炊烟。仿佛又遇到古时的接舆,你酩酊大醉,在我的门前,放声高唱。 |
| |
| 【评论】 | | 加入你的评论,请先登录。如果没有帐号, 按这里去注册一个新帐号。 |
|
返回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