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
|
|
2024年11月21日,Thu |
你是本站 第 65702321 位 访客。现在共有 在线 |
总流量为: 70103964 页 |
|
|
每日一作者简介 |
|
|
|
|
|
|
曾公亮,字明仲,泉州晋江(今福建泉州市)人。宋天圣二年(1024年)进士及第,累官端明殿学士、吏部侍郎、太保等,仁宗时,任郑州知州。明嘉靖《郑州志·名宦》记载:“曾公亮,仁宗时为翰林学士知郑州,赐诗赴任。”一个中央官员,何以屈就郑州知州,且由皇帝赐诗送行,无疑与当年时局有重大关系。
宋乾德元年(963年),宋太祖赵匡胤为安葬父母,修“定陵”于巩县;其后有帝陵又建于斯,郑州乃开封至巩县必经之路,所以地位日渐重要。至仁宗时,其统治已呈风雨飘摇之势,内忧外患,尤其在夏、辽崛起,对宋构成威胁的紧急关头,宋仁宗在皇 五年(1053年),“乃诏郑、滑、曹、许、陈为辅,建转运史以领之”(见明《郑州志·杂志》)。郑州乃五辅(州)之首,是京城西之重镇,朝廷对郑州异常重视,遂命曾公亮知郑。此举说明仁宗对曾的器重和信任。
曾公亮仪表堂堂,为人严肃,办事认真。史书说“公亮方厚庄重,沉深周密”,又说他“为政有能声,至夜户不闭”。在朝任翰林学士时,他认真负责,一丝不苟。对重要文书亲自批阅、严格把关,一改以往行文华而不实、随意决断、弄虚作假或推诿扯皮的弊端,深得仁宗皇帝的信赖和同僚们的赏识。出任郑州知州以后,他秉公执法,严以管理,重拳打击为非作歹之徒,使那些混迹郑州的盗匪、流寇闻风丧胆,或被判以重刑,或逃匿他乡。很快使混乱的郑州呈现出秩序井然、社会安定、路不拾遗、夜不闭户的太平局面。所以,时人昵称其为“曾开门”,意为社会安定,昼夜开门也不会失盗,有对曾褒扬的含义。曾思想开放,提掖后人,任职吏部侍郎时先后数次推荐王安石,认为王“文学器业,宜应大用”。后王成为宰相,主持变法,与曾举荐有很大关系
|
|
|
|
每日一诗词 |
|
|
|
|
|
|
唐五代.贯休 |
|
|
|
擎钵貌清羸, 天寒出寺迟。 朱门当大路, 风雪立多时。 似月心常净, 如麻事不知。 行人莫轻诮, 古佛尽如斯。
|
|
|
|
|
|
|
|
|
长安雪后 |
唐五代 喻坦之 |
|
碧落云收尽,天涯雪霁时。 草开当井地,树折带巢枝。 野渡滋寒麦,高泉涨禁池。 遥分丹阙出,迥对上林宜。 宿片攀檐取,凝花就砌窥。 气凌禽翅束,冻入马蹄危。 北想连沙漠,南思极海涯。 冷光兼素彩,向暮朔风吹。 |
|
|
|
|
【评论】 | 加入你的评论,请先登录。如果没有帐号, 按这里去注册一个新帐号。 |
返回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