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
		     欢迎光临  
		 | 
	 
	 |  
	
		|  2025年11月3日,Mon | 
	 
	
		 你是本站 第 76217891 位 访客。现在共有  在线 | 
	 
	
		|  总流量为: 82194102 页 | 
	 
	 |  
 
 |  
  
									
 
									
 
									
	
		|  每日一诗词 | 
	 
	 |  
	
		 | 
		
			 | 
		 | 
	 
	 |  
	
		 | 
		唐五代.李咸用 | 
		 | 
	 
	 |  
	
		 | 
		
			晚雨霏微思杪秋, 不堪才子尚羁游。 尘随别骑东西急, 波促年华日夜流。 凉月云开光自远, 古松风在韵难休。 男儿但得功名立, 纵是深恩亦易酬。
  |   
		 | 
		 | 
	 
	 |  
 
 |  
 
 
									
								 | 
								 | 
								
									
	
	
	 |  
	
	| 
	    
	 | 
	 
	溪上遥闻精舍钟 |  
	| 唐五代 郎士元 |  
	 |  
	溪上遥闻精舍钟, 泊舟微径度深松。 青山霁后云犹在, 画出西南四五峰。 |  
  |  
	 |  
	| 
		
	 |  
	|   |  | 【评析】 |  诗题《柏林寺南望》,重心当然在最末一字“望”上。望中的景物是什么?由诗题本身看不出来。这就给人以悬念,然而骤读本诗开头二句,却全然与“望”字无涉。“溪上遥闻精舍钟,泊舟微径度深松”。这分明是追述诗人到达柏林寺之前的情况。从上下文中知道,诗人是在途中遇雨的,也知道诗人是乘舟出行的。正当他为寻找一个合适的避雨处而焦虑时,忽然于“溪上遥闻精舍钟”。精舍,当然是指柏林寺了。寺院而以“柏林”为名,想来必定是林木掩映,幽僻非常,正是所谓“曲径通幽处,掸房花木深”的所在,再加上相距之“遥”,雨雾之浓,一定不能直接看见。所幸阵阵清越的钟声传来,诗人不禁欣喜非常,立即舍舟登岸,穿小径,过深松,寻声趋往。
  前两句诗所述既与“望”字无涉,由诗题所引起的悬念并未得到解决,这就催促读者迫不及待地读下去。原来他所“望”见的景物实在太动人了。如果一开头便和盘托出,其后无论什么诗句,都将黯然失色。且看三四两句:“青山霁后云犹在,画出西南四五峰”。真是俊美绝伦!景致美,诗句也美。读者眼前。立即呈现出一幅溪山雨霁的生动画面:青山霁后,翠色欲滴;红日半吐,流云飞动。那山间的流云多么象画家手中的神笔,得心应手地抹画出四五座峭丽的青峰。句中一个“画”字,极富情趣。
  本诗虽意在写景,然处处有人的踪迹,人的感受,人的情趣。如此紧密地融情于景,才有可能创造出“诗情画意”的艺术佳境。
   |  
	|   |  
	| 【评论】 |  | 加入你的评论,请先登录。如果没有帐号, 按这里去注册一个新帐号。 |  
	
		| 
			返回
		 | 
	 
	 
	 |  
 
	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 | 
								
								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