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oogle
 首页 
  用户  密码   诗人   朝代   诗词   留言本   注册 
 欢迎光临  
 2025年11月4日,Tue
 你是本站
第 76236506 位
 访客。现在共有  在线
 总流量为: 82237200 页

 诗词查询
 朝代
 
 作者
 
 诗词
 

 每日一作者简介
清江,会稽人,善篇章。大历、贞元间,与清昼齐名,称为会稽二清。诗一卷。

 每日一诗词
唐五代.刘兼
素律初回枕簟凉,
松风飘泊入华堂。
谭鸡寂默纱窗静,
梦蝶萧条玉漏长。
归去水云多阻隔,
别来情绪足悲伤。
霜砧月笛休相引,
只有离襟泪两行。

风送秋荷满鼻香,
竹声敲玉近虚廊。
梦回故国情方黯,
月过疏帘夜正凉。
菱镜也知移艳态,
锦书其奈隔年光。
鸾胶处处难寻觅,
断尽相思寸寸肠。

 友情连接
V & L Canada
Power Javascript

绝句

南宋• 僧志南
古木阴中系短篷,
杖藜扶我过桥东。
沾衣欲湿杏花雨,
吹面不寒杨柳风。
【注释】
1.短篷──小船。篷是船帆。船的代稱。
2.杖藜──"藜杖"的倒文。藜是一年生草木植物,莖杆直立,長老了可做拐杖。
  這首小詩,寫詩人在微風細雨中拄杖春遊的樂趣。
  詩人拄杖春遊,卻說"杖藜扶我",是將藜杖人格化了, 仿佛它是一位可以依賴的遊伴,默默無言地扶人前行,給人以親切感,安全感, 使這位老和尚 遊興大漲,欣欣然通過小橋,一路向東。橋東和橋西, 風景未必有很大差別,但對春遊的詩人來說,向東向西,意境和情趣卻頗不相同。 "東",有些時候便是"春"的同義詞,譬如春神稱作東君, 東風專指春風。詩人過橋東行,正好有東風迎面吹來,無論西行、北行、南行, 都沒有這樣的詩意。
  詩的後兩句尤為精彩:"杏花雨",早春的雨"楊柳風", 早春的風。這樣說比"細雨"、"和風"更有美感,更富於畫意。 楊柳枝隨風蕩漾,給人以春風生自楊柳的印象稱早春時的雨為"杏花雨", 與稱夏初的雨為"黃梅雨",道理正好相同。"小樓一夜聽春雨, 深巷明朝賣杏花",南宋初年,大詩人陸遊已將杏花和春雨聯繫起來。 "沾衣欲濕",用衣裳似濕未濕來形容初春細雨似有若無, 更見得體察之精微,描模之細膩。試想詩人扶杖東行,一路紅杏灼灼,綠柳翩翩, 細雨沾衣,似濕而不見濕,和風迎面吹來,不覺有一絲兒寒意, 這是怎樣不耐心愜意的春日遠足啊!
  有人不免要想,老和尚這樣興致勃勃地走下去,遊賞下去, 到他想起應該歸去的時候,怕要體力不支,連藜杖也扶他不動了吧?不必多慮。 詩的首句說:"古木陰中系短篷。"短篷不就是小船嗎? 老和尚原是乘小船沿溪水而來,那小船偏激在溪水邊老樹下,正待他解纜回寺呢。
 
【评论】
加入你的评论,请先登录。如果没有帐号, 按这里去注册一个新帐号。
返回
 
 
© Copyright 2001-2025 rdliu.com 诗词意, CANADA. ALL RIGHTS RESERVED
Site Powered By PowerJS Software Ltd, [ 0 sec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