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欢迎光临
|
|
| 2025年11月4日,Tue |
你是本站 第 76245590 位 访客。现在共有 在线 |
| 总流量为: 82262893 页 |
|
|
| 每日一诗词 |
|
|
|
|
|
|
唐五代.赵嘏 |
|
|
|
琴酒曾将风月须, 谢公名迹满江湖。 不知贵拥旌旗后, 犹暇怜诗爱酒无。
东省南宫兴不孤, 几因诗酒谬招呼。 一从开署芙蓉幕, 曾向风前记得无。
遥闻桂水绕城隅, 城上江山满画图。 为问訾家洲畔月, 清秋拟许醉狂无。
日暮江边一小儒, 空怜未有白髭须。 马融已贵诸生老, 犹自容窥绛帐无。
一种吟诗号孔徒, 沧江有客独疏愚。 初筵尽辟知名士, 许到风前月下无。
望断南云日已晡, 便应凭梦过重湖。 不知自古登龙者, 曾有因诗泥得无。
早游门馆一樵夫, 只爱吟诗傍药炉。 旌旆满江身不见, 思言记得颍川无。
孔融襟抱称名儒, 爱物怜才与世殊。 今日宾阶忘姓字, 当时省记荐雄无。
僻爱江山俯坐隅, 人间不是便为图。 尊前为问神仙伴, 肯向三清慰荐无。
膺门不避额逢珠, 绝境由来卷轴须。 早忝阿戎诗友契, 趋庭曾荐祢生无。
|
|
|
|
|
|
|
|
|
|
大德歌.春 |
| 元 关汉卿 |
|
子规啼, 不如归, 道是春归人未归。 几日憔悴, 虚飘飘柳絮飞。 一春鱼雁无消息, 则见双燕斗衔泥。 |
|
|
【注释】
子规:杜鹃。 鱼雁:书信。 则:只。
|
| | | 【评析】 | 此曲首二句“子规啼,不如归”,既写景,又写时。意为:春天的杜鹃叫了,好像在说“不如归去”。声声响在少妇耳旁,深深触动了她怀念远人的情怀。所以第三句写道:“道是春归人未归。”意为:你走的时候说是春天就回来,而今春已到,却不见你的踪影。由于盼人人不至,精神饱受折磨,于是引出“几日……絮飞”两句。“几日憔悴”是从外形上描绘其愁苦。“虚飘飘柳絮飞”,表面写的是景,实际是比喻少妇的心理状态。情侣在外是凶、是吉、是祸、是福都不得而知,怎不令人担心?因而心绪不定,正如虚飘飘的柳絮,无所适从。下句“一春鱼雁无消息”是说:她等了整整一个春天,九十个日夜啊,却一点消息也没等到,痛苦已极,百无聊赖。妙的是作者未从正面明写这种感情,而是宕开一笔,用“则见双燕斗衔泥”来反衬。燕是“双燕”,它们为筑爱巢在比赛着衔泥。此情此景,和孤居独处、落落寡欢的少妇形成鲜明的对比,怎不使人又添几分苦涩呢?
本曲开头用的是比兴手法。中间写少妇的离别之苦,由表及里,层层深入。最后用双燕衔泥反衬少妇的孤独之苦。全篇紧紧围绕一个“春”字,从各个侧面描绘,突出了少妇的思念。行文上惜墨如金,不蔓不枝。
|
| |
| 【评论】 | | 加入你的评论,请先登录。如果没有帐号, 按这里去注册一个新帐号。 |
|
返回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