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
		     欢迎光临  
		 | 
	 
	 |  
	
		|  2025年11月3日,Mon | 
	 
	
		 你是本站 第 76226279 位 访客。现在共有  在线 | 
	 
	
		|  总流量为: 82211771 页 | 
	 
	 |  
 
 |  
  
									
 
									
 
									
	
		|  每日一诗词 | 
	 
	 |  
	
		 | 
		
			 | 
		 | 
	 
	 |  
	
		 | 
		唐五代.白居易 | 
		 | 
	 
	 |  
	
		 | 
		
			我知世无幻, 了无干世意。 世知我无堪, 亦无责我事。 由兹两相忘, 因得长自遂。 自遂意何如, 闲官在闲地。 闲地唯东都, 东都少名利。 闲官是宾客, 宾客无牵累。 嵇康日日懒, 毕卓时时醉。 酒肆夜深归, 僧房日高睡。 形安不劳苦, 神泰无忧畏。 从官三十年, 无如今气味。 鸿虽脱罗弋, 鹤尚居禄位。 唯此未忘怀, 有时犹内愧。
  |   
		 | 
		 | 
	 
	 |  
 
 |  
 
 
									
								 | 
								 | 
								
									
	
	
	 |  
	
	| 
	    
	 | 
	 
	感遇 |  
	| 唐五代 张九龄 |  
	 |  
	江南有丹橘,经冬犹绿林。 岂伊地气暖,自有岁寒心。 可以荐嘉客,奈何阻重深。 运命惟所遇,循环不可寻。 徒言树桃李,此木岂无阴? 					 					 |  
  |  
	 |  
	
		【注释】
 丹橘:红桔。 犹:尚,还。 岂:难道。 伊:那里,指江南。 岁寒心:耐寒的本性。 荐:进献。 嘉客:嘉宾贵客。 奈何:无奈。 阻重深:山高 水深,阻隔重重。 运命:命运。 循环:周而复始,变化莫测。 寻:探求。 徒言:只说。 树:种植。 此木:指丹橘。 阴:树荫。
	  |  
	|   |  | 【评析】 |  此诗为《感遇》组诗中的第二首。屈原曾写过一篇《橘颂》,歌颂橘树“横而不流”的坚贞品质。这首诗托物言志,所表现的即是屈原《橘颂》之意。诗人以凌霜傲雪、经冬不凋的丹橘自喻,与世俗的桃李做鲜明对比,寓意深刻。全诗婉而多讽,含蓄蕴籍。  |  |   |  | 【白话译文】 |  南国盛产红橘,经严寒之后橘林仍旧葱葱绿绿。这不是因为江南气候和暖,而是它生来就能抵御严寒。作为款待宾朋的佳品,红橘当之无愧,怎奈路途遥远山水阻隔。命运难测只能听其所遇,如同四季变迁不能探求。世人都偏爱栽种桃李,难道橘树便不会成荫?  |  
	|   |  
	| 【评论】 |  | 加入你的评论,请先登录。如果没有帐号, 按这里去注册一个新帐号。 |  
	
		| 
			返回
		 | 
	 
	 
	 |  
 
	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 | 
								
								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