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
|
|
2025年4月2日,Wed |
你是本站 第 69511904 位 访客。现在共有 在线 |
总流量为: 73972606 页 |
|
|
每日一作者简介 |
|
|
|
|
|
|
崔铉,字台硕,博陵人。擢进士第,累迁翰林学士、中书舍人。会昌二年,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与李德裕不叶,罢为陕虢观察使。宣宗初,以御史大夫召,进尚书左仆射,兼门下侍郎,寻出为淮南节度使。帝饯于太液亭,赐诗宠之。咸通初,徙山南东道、荆南二镇,封魏国公。诗二首。
|
|
|
|
每日一诗词 |
|
|
|
|
|
|
唐五代.司空图 |
|
|
|
笑尔穷通亦似人, 高飞偶滞莫悲辛。 却缘风雪频相阻, 只向关中待得春。
|
|
|
|
|
|
|
|
|
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|
唐五代 岑参 |
|
塔势如涌出,孤高耸天宫。 登临出世界,磴道盘虚空。 突兀压神州,峥嵘如鬼工。 四角碍白日,七层摩苍穹。 下窥指高鸟,俯听闻惊风。 连山若波涛,奔走似朝东。 青槐夹驰道,宫观何玲珑。 秋色从西来,苍然满关中。 五陵北原上,万古青蒙蒙。 净理了可悟,胜因夙所宗。 誓将挂冠去,觉道资无穷。 |
|
|
【注释】
浮图:原是梵文佛陀的音译,这里指佛塔。 出世界:高出于人间世界之上。 蹬道:塔内盘旋的的梯道。 突兀:高耸的样子。 神州:中国古称赤县神州。 鬼工:形容建筑技艺精巧,非人力所能达到。 碍:遮蔽。 摩:抚摩。 苍穹:苍天。 驰道:旧指皇帝车驾通行的御道。 宫观:宫殿。 五陵:长安城西北汉代皇帝陵墓。汉高祖长陵,惠帝安陵,景帝阳陵,武帝茂陵,昭帝平陵。 净理:指佛理。 了:了然,明白。 胜因:善缘。 夙:素来。 挂冠:辞去官职。 觉道:佛道。梵文中“佛”原意为“觉者”。 涌出:用《妙法莲花经·宝塔品》“佛前有七宝塔,从地涌出”的典故。
|
| 【评析】 | 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一年(752)秋。当时同登慈恩寺的还有杜甫、储光羲等五人,皆作有诗。诗描绘了登塔四面眺望时,景致各有特色:东面群峰连绵,南面宫殿壮美,西面秋色满关,北面五陵青翠。身临这种苍茫的景色中,又登的是佛塔,自然使人领悟到佛理,甚至想辞官皈依佛门。这不过是诗人突发奇想,借题发挥而已。
慈恩寺浮图就是现存西安市的大雁塔。当时同题分咏的还有高适、薛据和杜甫。本诗主要写塔的孤高和登临后向东南西北四方了望,忽而领悟禅理,产生出世的念头,状写塔的崔巍和景色的壮丽十分成功。 | | 【白话译文】 | 拔地涌出的宝塔,高耸入云直指天宫。随着盘旋的石阶向上攀登,就像登临广阔的天空,超脱了世俗的烦扰。塔身雄伟挺拔盖过中国大地,塔势高峻神奇出自鬼斧神工。四角遮蔽了太阳的光辉,七层的塔峰可与青天相接。往下看,小鸟在脚下飞翔;俯身听,呼啸的山风擦塔而过。起伏连绵的群山如大海的波涛向东而去。驰道两旁长满了青青的槐树,宫室楼台建造得何等精巧。秋色随风从西方飘来,苍茫弥漫了整个关中。北原上汉代五陵,景色万古以来就是那样迷茫。清净的禅理已经彻悟,因果相报素来为我所信奉。有心发愿辞官归隐,参礼佛道受用无穷。 |
|
【评论】 | 加入你的评论,请先登录。如果没有帐号, 按这里去注册一个新帐号。 |
返回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