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
|
|
2025年7月4日,Fri |
你是本站 第 72743447 位 访客。现在共有 在线 |
总流量为: 77742285 页 |
|
|
每日一作者简介 |
|
|
|
|
|
|
刘致(?~1335至1338间) 元代散曲作家。字时中,号逋斋。石州宁乡(今山西中阳)人。父彦文,仕为郴州录事、广州怀集令。刘致在流寓长沙期间,以其文章清拔宏丽见遇于姚燧,因姚燧荐为湖南宪府吏,后任永新州判、河南行省掾、翰林待制、浙江行省都事等职。晚年贫,卒无以葬,由王真人(眉叟)收葬于德清。所著散曲见存于《阳春白雪》、《太平乐府》、《乐府群玉》等集中。
元代著名套曲〔正宫·端正好〕《上高监司》前后套,《阳春白雪》后集署为刘时中作,但历来对于作者有不同看法,一说为石州之刘时中,另一说为古洪(今江西南昌)刘时中。古洪刘时中见录于《录鬼簿续编》,生平未详,时代应较石州刘致为晚。也还有人以为古洪刘时中即石州刘时中。
《上高监司》是元代散曲重要作品。前套反映了至正年间江西大旱灾的情况,真实地描写了饥民吃野菜树皮,死者填街委巷,以及儿女离散,乳哺儿被抛入长江的惨痛景象。作品还写出,当时不仅有天灾,还有人祸。殷实户、私牙子勾结官吏,趁灾情盘剥人民,利用"义仓"中饱私囊,加重了灾难。后套陈述了元代钞法的积弊,以及吏役、□商沆瀣一气,藏□弄滑的状况,建议整顿钞法。这两首套曲比较真实、深刻地揭示了元代政治经济制度的腐朽黑暗。这类作品在元代散曲中是不多见的,因而具有重要地位。但作者对高监司有过多的溢美之词,后套对农民起义采取了不正确的态度,是此作品之疵瑕。
在艺术上,这两首套曲语言朴素平实,描写也较细致,不过有时失之于粗疏。由于内容的需要,套曲打破了散曲的篇幅限制,并且开拓了散曲的题材范围。
|
|
|
|
每日一诗词 |
|
|
|
|
|
|
北宋.苏轼 |
|
|
|
东风未肯入东门, 走马还寻去岁村。 人似秋鸿来有信, 事如春梦了无痕。 [1] 江城白酒三杯酽, 野老苍颜一笑温。 已约年年为此会, 故人不用赋招魂。
|
|
|
|
|
|
|
|
|
侍从游后湖宴坐 |
唐五代 权德舆 |
|
绝境殊不远,湖塘直吾庐。 烟霞旦夕生,泛览诚可娱。 慈颜俯见喻,辍尔诗与书。 清旭理轻舟,嬉游散烦劬。 宿雨荡残燠,惠风与之俱。 心灵一开旷,机巧眇已疏。 中流有荷花,花实相芬敷。 田田绿叶映,艳艳红姿舒。 繁香好风结,净质清露濡。 丹霞无容辉,嫭色亦踟蹰。 秾芳射水木,欹叶游龟鱼。 化工若有情,生植皆不如。 轻舟任沿溯,毕景乃踌躇。 家人亦恬旷,稚齿皆忻愉。 素弦激凄清,旨酒盈樽壶。 寿觞既频献,乐极随歌呼。 圆月初出海,澄辉来满湖。 清光照酒酣,俯倾百虑无。 以兹心目畅,敌彼名利途。 轻肥何为者,浆藿自有馀。 愿销区中累,保此湖上居。 无用诚自适,年年玩芙蕖。 |
|
|
|
|
【评论】 | 加入你的评论,请先登录。如果没有帐号, 按这里去注册一个新帐号。 |
返回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