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
|
|
2025年4月2日,Wed |
你是本站 第 69506381 位 访客。现在共有 在线 |
总流量为: 73957478 页 |
|
|
每日一作者简介 |
|
|
|
|
|
|
李岘,信安郡王祎之第三子。乐善下士。以门荫入仕,历京兆府尹。天宝中,杨国忠恶其不附己,出为长沙太守。时京兆雨灾,米麦踊贵,百姓谣曰:"欲得米粟贱,无过追李岘。"其为政得人心如此。乾元二年,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。坐言 事切直,谪蜀州刺史。代宗召为礼部尚书,寻复知政事。初收东京,按治逆党,多所全活。终衢州刺史。集一卷。今存诗一首。
|
|
|
|
|
|
|
作 者 介 绍 |
|
蔡幼学〗(1154-1217年)字行之,南宋瑞安(今属浙江)人。乾道八年(1172),进士及第,授广德教授。历任太学录、武学博士、太学博士、秘书省正字、校书郎、著作左郎、国子司业、兼直学士院、兼侍读、权兵部尚书、兼太子詹事。反对议和,主张抗金。少从陈傅良学。朱熹居建阳,幼学每事咨访,交往亲密。论列时政,则以儒学为依归。主要弟子有周端朝、李元白等。早年以文名,中年以后,益穷儒学根本,非关教化之大,由情性之正者,决不道及,辩论议理,纵横贯通,虽辩士不能及。曾奏言,为君之道,其要有三:事亲、任贤、宽民,而其本莫先于讲学。然比年以来,小人谋倾君子,为安靖和平之说以排之。故大臣当兴治而以生事自疑,近臣应效忠则以忤旨摈弃,至使九重深拱而群臣尽废,虽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出。自非圣学日新,求贤如不及,何以作天下之才,自熙宁、元丰而有免役钱,常平积剩钱,无额上供钱。自大观、宣和又有大礼进奉银绢,赡学本钱、经制钱。自绍兴以来,又有和买折帛钱、总制钱、月椿大军钱。还有茶盐酒榷、税契、积累增多,较国初增数十倍,民极困疲。君主应以爱惜邦本为念。著有《国朝编年政要》四十卷,《国朝实录举要》十二卷,《续百官公卿表》二十卷,《质疑》十卷,均佚。《育德外制集》八卷,《内制集》三卷。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