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
|
|
2025年4月1日,Tue |
你是本站 第 69483043 位 访客。现在共有 在线 |
总流量为: 73931203 页 |
|
|
每日一诗词 |
|
|
|
|
|
|
唐五代.吴融 |
|
|
|
碧池悠漾小凫雏, 两两依依只自娱。 钓艇忽移还散去, 寒鸱有意即相呼。 可怜翡翠归云髻, 莫羡鸳鸯入画图。 幸是羽毛无取处, 一生安稳老菰蒲。
双凫狎得傍池台, 戏藻衔蒲远又回。 敢为稻粱凌险去, 幸无鹰隼触波来。 万丝春雨眠时乱, 一片浓萍浴处开。 不在笼栏夜仍好, 月汀星沼剩裴回。
|
|
|
|
|
|
|
|
作 者 介 绍 |
|
亚栖,唐昭宗时代僧人。《宣和书谱》中说他:“喜作字,得张颠笔意,昭宗光化中对殿庭草书,两赐紫袍,一时为之荣。”他自己曾有《对御书后》一绝云:“通禅笔法得玄门,亲入长安谒至尊。莫怪出来多意气,草书曾悦圣明君。”明李日华《六研斋二笔》赞其书云:“亚栖书开元寺壁,笔势浓郁,古帖有之,亦是晚唐奇迹。”当代刘泾《书话》曰:“以怀素比玉,光比珠,高闲比金,贯休比琉璃,亚栖比水晶。”亚栖不仅善书,也喜论书,新传《论书》一则曰: 凡书通即变。王变白云体,欧变右军体,柳变欧阳体,永禅师,褚遂良,颜真卿,李邕、虞世南等,并得书中法,后皆自变其体,以传后世,俱得重名。若执法不变,纵能有入石三分,亦被号为书奴,终非自立之体。是为书家之大要。 亚栖强调了书法创作中的推陈出新、通变的观念,认为变是书家成功的关键,古往今来的大书家无一不变,若执法不变,终不免书奴之迹。这种对于创新的重视反映了禅家不立宗派、呵佛骂祖的精神,它与禅宗“打破佛像,本心即佛”的思想何其相似乃尔。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