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
|
|
2025年9月18日,Thu |
你是本站 第 74752094 位 访客。现在共有 在线 |
总流量为: 80331952 页 |
|
|
每日一作者简介 |
|
|
|
|
|
|
杜光庭 唐末五代道士,道教学者。字圣宾(又作宾至),号东瀛子。处州缙云(今属浙江)人。少习儒学,博通经、子。唐咸通(860一874年)年间应九经(儒家的九种经典)试,不中,感慨古今浮沉,于是入天台山学道。唐僖宗闻其名声,召入宫廷,赐以紫袍,充麟德殿文章应制,为内供奉。中和元年(881年),随僖宗入蜀,见唐祚衰微,便留蜀不返。王建建立前蜀,任为光禄大夫尚书户部侍郎上柱国蔡国公,赐号“广成先生”。王衍继位后,亲在苑中受道箓,以杜光庭为“传真天师”、崇真馆大学士。晚年在青城山白云溪潜心修道,相传85岁时逝世。杜光庭对道教教义、斋醮科范、修道方术等多方面作了研究和整理,对后世道教影响很大。他对《老子道德经》的研究颇有成就,将以前注解诠释《道德经》的六十余家进行比较考察,概括意旨,分为“五道”、“五宗”,对“重玄之道”尤其推重。他调和儒、道二家的思想,认为老子的思想主旨,,“非谓绝仁、义、圣、智,在乎抑浇诈聪明,将使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,见素抱朴,泯和于太和,体道复元,自臻于忠孝”,把孔孟之道统一于老君之道。他推崇唐玄宗的《御注道德经》,发挥其玄旨,撰成《道德真经广圣义》五十卷,“内则修身”,“外以理国”,囊括无遗。又主张“仙道非一”,不拘一途,有利于道教的传播和发展。其著作还有《广成集》、《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》、《道门科范大全集》、《墉城集仙录》等二十余种。
|
|
|
|
每日一诗词 |
|
|
|
|
|
|
唐五代.孙氏 |
|
|
|
谢将清酒寄愁人, 澄澈甘香气味真。 好是绿窗风月夜, 一杯摇荡满怀春。
|
|
|
|
|
|
|
|
作 者 介 绍 |
|
隋炀帝杨广(569-618),隋文帝杨坚次子。在周,以高祖勋封雁门郡公。开皇元年(585)立为晋王。开皇八年冬,大举伐陈,杨广为行军元帅。陈灭,迸位太尉。每以矫情饰行,暗怀野心。开皇二十年,以阴谋导致文帝废掉太子杨勇,十一月得立为皇太子。仁寿四年(604)弒父自立,改元大业。即位后,杨帝好大喜功,多次对外用兵,攻吐谷浑,击流求,伐辽东,征高丽,兵卒死伤甚多。又大治宫室,广兴土木,建西苑,造离宫40余所,开运河,筑长城。又骄怠,不问政事,荒淫暴虐,滥杀无辜。又东西游幸。居处不定、耗费无度,使得赋重役繁,民不堪命,农民起义接连不断,大业十二年(616)南巡至江都,沉洒酒色,无意北归。隋恭帝义宁二年为禁军将领宇文化及缢杀于行宫温室。在位14年,年50,谥炀皇帝。《北史》、《隋书》皆有纪。炀帝少好学,善属文,有集55卷。
|
|
|
|